英政府無知 忘記鴉片戰爭
(明報)2009年12月30日 星期三 05:10
【明報專訊】在今次英漢判死案件中,英國 政府與輿論幾乎統一口徑抨擊中國,但亦有另類聲音支持中方做法。《衛報》助理編輯懷特(Michael White)在網誌撰文,稱沙伊克被處決雖然令人遺憾,但同時認為西方對中國的斥責「偽善及欠缺敏感」。以下是文章節譯﹕
英方稱沙伊克有精神問題,但中國對何謂精神問題有不同見解,並不難明白。事實上,不單中國,其他司法制度亦可以有不同理解。對於諸如「自衛」、「榮譽謀殺」等議題,不同的司法制度有不同詮釋。
中國雖然每年處決1700人,但美國 南部州份亦執行死刑。布殊 和克林頓 擔任州長時亦簽署過不少行刑書。中國執行死刑是主權問題,就像美國一樣,中國有權實踐其法律,但今次事件卻變得高調。外交部次官劉易斯(Ivan Lewis)甚至威脅說﹕「我不會只作出裝腔作勢的威脅。」像是我們2010年要跟中國開戰一樣。這裏涉及到中英歷史,白高敦 和卡梅倫(保守黨魁)都不應該對中英歷史這樣無知。
「大家可能善忘 他們不會」
歐洲人在明末清初開始到中國貿易,但中國人卻不需要外國貨,貿易逆差令歐洲難以維持,到了19世紀,英國的東印度 公司輸入鴉片,開始了中國一段屈辱史。大家可能善忘,但他們(中國人)不會,他們1997年才收回香港,被燒的圓明園還未重建。因此,面對歐洲人今天在販毒問題上說教,中國不會動搖。
英毒品氾濫 斥華顯偽善
英國專欄作家麥克金斯特里(Leo Mckinstry)亦在《每日郵報》撰文抨擊英國政府,節錄如下:
與英國對待毒品問題的放任和投降政策不同,中國政府致力保護公民不受毒品交易所害。我感到遺憾的不是中國的嚴厲處罰,而是我們國家在對待毒販和其他社會公敵時,欠缺旗幟鮮明的道德標準或大力打擊的力量……在中國只要攜帶超過50克毒品,即可判處死刑,正因此中國沒有英國面對的毒品問題。英國本身政策如此失敗,卻竟然夠膽教訓中國,那是何等偽善。
麥氏又說,不少名人如超模姬摩絲 (Kate Moss)、歌手艾美懷絲(Amy Winehouse)和佐治米高(George Michael)等都被揭吸毒,但仍受到公開包庇。
英國當局又傾向認為罪犯多是受社會歧視或精神健康困擾才催生犯罪行為,是「受害者」,應得到同情而非懲罰,從沙伊克的例子中就顯而易見,但其背景顯示,他本身就是一個不道德和貪婪的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